履职为民 足音铿锵
——记盐城市人大代表、安丰镇红安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杨德安
岁月匆匆离去,时序轻轻走过,从1954年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了65周年的岁月。65年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比优越。
穿越历史,您尽管经历了曲折,但始终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您生日来临之际,2500名红安群众为您庆贺,5万安丰群众为您祝福!而杨德安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战斗在最基层的党总支书记、一名真情履职、勇于担当的盐城市、安丰镇人大代表,要拿什么为您庆祝生日呢?他要把对党、对人民无限的忠诚与执着、对做好“三农”工作、服务好群众的坚定信念奉献给伟大的您!
——致富路上的“领头雁”。作为一名“当家人”,他把党的嘱托与村民的企盼融为一体,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强村富民,分领域建立了工业联合支部、生态农业党支部、村务管理党支部,形成了全领域统筹、全覆盖推进、全方位引领的党建大格局。推行“一加十、十加百”党员积分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党务村务公开,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决策均由集体讨论决定。他在工作中敢闯敢干,创新了强战斗堡垒、带产业兴旺、带生态宜居、带乡风文明、带治理有效、带生活富裕的“一强五带”党建模式,实现了农业农村工作的特色发展、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针对红安种植布局的单一化,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问计于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思路、强举措、破难题,为土地流转提供了便利条件,他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深入挖掘土地潜力,大力打造“葡萄园”“林园”“桃园”“桑园”等特色园林,使农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培植生态农业、绿色经济,实现了农民普遍增收,走上了全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联系群众的“枢纽带”。“人大代表”,一个响亮的称号!一个光荣的职务!自从当选人大代表,他暗下决心:“要当一名称职的,受群众拥护、爱戴的人大代表”。带着这样的信念和决心,通过开展“三比一树”“四双”活动,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他积极开展“大走访”活动,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35条,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走访成为走心、走出了自信、走出了干群好关系、走出了红安干部的精气神。杨德安是土生土长农民,他把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作为履行代表职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争取了国土整理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农村四级公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移民项目等,铺设水泥路16条,建桥梁11座、提水站9座、防渗渠11公里,在没有向村民筹资的情况下,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的目标,彻底解决了村民交通“出行难”问题,改变了全村农田基础设施的旧貌。他时刻关注贫困弱势群体,发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进行“一对一”帮扶,顺利让36户低收入家庭脱贫“摘帽”,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帮助他们增强了共同致富的信心。
——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安丰自古以善立人,红安便是良善之地,千年的历史沿革,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红安美德丛林的形成提供了肥沃土壤。安丰清代布衣诗人吴嘉纪以“缠绵沉痛”的诗风,裨益世道人心;新四军缔造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这些都是实现由“红安好人”到“红安人好”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红安村的“当家人”,杨德安十分珍惜这份宝贵的财富,深挖精神内涵,用好红色资源,通过走访“三老”、开展老红军周凤和事迹宣讲暨道德讲堂活动,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用行动使精神文明之花开边红安大地。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常义凤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现了杨德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长期努力及成果。
人大代表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实现!十五年村“两委”任职,饱含着他奋斗的艰辛、成功的喜悦,他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东台市“十佳”党组织书记等称号,红安村也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美丽乡村、水美村庄、健康村等殊荣。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党组织书记,他将在这方走了一遍又一遍的红色热土上,挥洒晶莹的汗水,留下闪光的足迹,践行“情系百姓,甘当卒士,踏踏实实,潜心为民”的精神,让群众信赖、让领导满意、让组织放心。
- 上一篇:牢记新使命 谋划新发展
- 下一篇:执着坚守勇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