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 页 | 走进东台 | 人大概况 | 新闻动态 | 监督纵横 | 代表工作 | 法律法规 | 学习调研
今天是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市人大常委会>> 正文内容

代表风采 | 朱福荣:多措并举助力乡村发展 履职尽责夯实振兴之路


朱福荣

东台市人大代表、三仓镇人大主席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工作者,我始终牢记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建设“工业强镇、农业名镇、美丽小镇”为主线,以深化落实“235”工作机制为抓手,围绕“五聚焦”,明确“五个一”工作路径,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加快推动建设现代化农业强镇、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1.朱福荣.jpg


一、强化基层治理,筑牢文化根基,把准乡村振兴“方向盘”

(一)留住乡愁记忆。始终抓牢镇、村志等系列书籍起草、编辑工作,让文化留在文字上,让精神存在书籍中。人大牵头组织的《三仓镇志》《兰址村志》历时两年半先后终纂告竣,在全市率先完成镇村志的覆盖,分别荣获2022年度全省史志作品优秀成果、202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志鉴系列”特别推荐书目,为乡村文化振兴开先路,为乡村镇村志撰述作示范,为基层镇村志编纂开先河。一仓村志、新五村志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村志的全覆盖。

(二)打造红色堡垒。始终筑牢文化引领“堡垒”,精心推广以“革命红、西瓜红、教育红”为核心内涵的“幸福满仓”特色党建品牌,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强村富民等方面,强化红色文化引领作用。组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并邀请宣传、文化、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与开发利用”主题,深入全镇7个红色遗址开展专题调研,旨在围绕创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大局,抢救挖掘部分面临湮没风险红色遗址,提升弘扬红色文化水平,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三)突出法制导向。箍紧法制的笼子,让乡村基层治理始终有法制的影子,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组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到三仓法庭,现场旁听案件庭审,进一步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拓展人大监督和司法公开渠道,不断提升审判工作质效,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完善基层治理措施,确保工作透明度和公正性,让“法制”真正落到实处成为“法治”。

二、聚焦产业振兴,激活发展动能,夯实乡村振兴“压舱石”

(一)积极建言献策。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民意,积极组织各级代表建言献策,汇总一系列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政策措施,涵盖农业产业发展、富民增收措施、农业品牌提升等多个方面,为三仓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战略提供“人大智慧”和坚实制度保障,同时对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闲置资产盘活等产业发展重要环节出谋划策,贡献代表智慧。

(二)培树先进典型。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我们围绕“让土地生金、让农民增收”,推动代表在产业链上“亮身份、作贡献”。坚持共建共享,发挥代表“标兵”作用,以人大代表领办、创办的翠源食品公司、可爱可馨家禽合作社、80后村支书等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等为成员主体,探索“代表+合作社+农户”模式,利用代表自身资源条件、经营能力,一体推进产业提升,带动农户增收,联动代表真正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人大作用。

(三)监督项目进展。发挥代表监督作用,对全镇在建的6个重大产业项目和4个集镇建设工程实行“代表跟踪制”。组织开展项目建设视察活动,现场调研嘉满仓农业、一仓工业园区、绿色食品工业园等产业项目,听取工业强镇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从项目规模、项目进度、项目产出、项目效益等多方面进行评估评价,始终把产业监督放在人大工作的重要位置,把产业发展放在乡村振兴工作的首位。

三、聚焦美丽集镇,补齐环境短板,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对标补齐短板。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美家园”,针对“美丽小镇”建设问题,镇人大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基层监督这一“阵地”,组织代表考察学习弶港镇、新曹农场、南沈灶集镇建设,并视察我镇集镇建设提升工作,通过“学先进、找差距、提建议、明方向”推动美丽小镇建设快实现,提出从严管理车辆停放、弱电杆线入地、店面出新等20多条意见和建议,力求“美丽小镇”建设“加速度”。

(二)紧盯环境治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组织代表视察强胜精密电子、梁垛河水环境监测点、邦洁污水处理厂等现场点,形成加快工业污水处理厂运行、加强对沿河养殖场和酱制品厂巡查等意见建议30多条,用“民声”监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累计提升集镇公厕15座,建设农村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4座,铺设各类管网60余公里,提升生活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超80%

(三)坚持疏堵结合。面对三仓集镇面积大、人口多、情况复杂的现实情况,组织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在西环路货车停车场建设项目、建设中路步行街改造项目、西环路口袋公园项目、镇西海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部位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提切实建议、做有效监督,疏堵结合,通过高效引导和矛盾化解有效改善集镇乱象。

下一步,三仓镇人大将继续深化235”工作机制和“五个一”路径的实施,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模式,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推动监督规范化、系统化、精准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不断提升三仓“农业名镇”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打造现代化农业强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字体: 】【打印文章
东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C) 苏ICP备15061986号-1
Copyright 2023 www.dtr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11.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